媒体琼台

【海南心发现】琼台书院,与梅花同梦

来源:宣传统战部  时间:2017-03-21  浏览:

1901年“新政”之后,绵延近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化教育机构书院或被改制成学堂,或被废止,逐渐淹没于历史的尘烟之中。胡适先生对此曾感慨道:“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

 

 海南毕竟仁厚、深情、念旧,三百多年光阴过去,它竟然还保留着一所古老的书院,那就是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中山北路的琼台书院。 

沧海何曾断地脉

 中国书院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汉代,与汉代的“精舍”、“精庐”有一定的承继关系。“精舍”与 “精庐”为汉代聚集生徒、私家讲学之所。“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分官私两类。最早的私人书院是唐贞观九年设在遂宁县的“张九宗书院”;官立书院是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在东都洛阳明福门外设的“丽正书院”。

远离中原大陆的海南岛,要等到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到儋州后、等到“载酒堂”问世后,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顶级文化人在海南授徒讲学的情景。果然名师出高徒,没几年,东坡亲自教导过的弟子,琼山人姜唐佐和儋州人符确相继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与进士。榜样的力量无穷大,此后的岁月里,海南人才辈出。据《海南岛古代简史》载,从宋代到清代,海南共有举人767人,进士96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仕子当中,琼山籍进士就有56人,举人354人,居海南之最,超过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且连连出现了重量级的文化人物。他们当中有海南第一个举人姜唐佐;有从布衣到卿相、参与军机政务、被誉为“中国十五世纪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丘浚;有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海青天”海瑞;有被《明史》称为“岭南人士之冠”的唐胄;有被誉为“上接文庄,下启忠介”的“岭海巨儒”钟芳……

 

为什么小小的一个海岛上会出现这样的文化人才“井喷”现象?为什么海南岛上的琼山区会成为那几百年里的文化胜地?

 

移民潮,是一个重要因素。 

唐宋以降,大量中原人南迁福建,后从福建移民海南。岛夷土著与内陆移民相互融合,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互相碰撞,这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大幅度的文教宣扬,使乡土海南人文蔚起。

 

海南入仕高峰期在明代。当时的福建莆田文化发达,考中致仕遍布中原,朝廷派官到海南任职也多数是莆田人。就海南文化名流的身世去看,丘浚,祖籍西厢,世家泉州,其光祖为福建晋江医科训导,后迁至海南岛琼山府城镇下田村;海瑞的祖先原籍福建;张岳松祖籍福建莆田县;王佐祖籍福建古田井村……

 

而从唐朝至民国初年,琼山一直是海南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琼台福地之美称。正所谓“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易经·乾卦》中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什么是文明呢,哲学上认为,“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诸多接受了中华文明思想传承的仕子,便是文明的传承者,他们大都以德行纯美、风节高尚、文学拔萃、事功彰显等见著,居官为民,居乡利民,沾溉家乡,得到官民推崇,成为濡化地方崇德向善、尚义尊礼的榜样。

 

苏东坡在那个时代就曾经写下“沧海何曾断地脉”,千百年过去,后人怎能不敬服文豪东坡眼力长!


地灵人杰,效师长

折庭院的竹为舟,筑雨后的虹为桥,穿过漫漫光阴,让我们朝三百多年前的琼台书院走去。                     


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琼台书院由当时钦命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陕西人焦映汉赴任后,自献薪酬六百两白银创建。书院取“琼台”为名,有二层意思:其一,琼台是琼州的别号,以此命名,体现此乃是州府所立的书院;其二,琼台也是海南第一才子、明代阁臣大学士丘浚的别号,以之为名,有景仰纪念丘文庄之意。


此外,还有一说是,焦映汉乃玄学家,他对琼台书院的选址颇有讲究,取名“琼台”,亦与此处西北不远的镇台、东北不远的道台相呼应,法三台而治,海南文运必将大起。

书院之初,建有课厅、讲堂、长廊、斋舍、奎星亭等建筑,后几经扩建逐渐形成斋舍齐全,藏书颇多的中等规模书院。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它带给海南百姓多么大的感念与欣悦!琼州最高学府啊!它是士子心中的圣殿,是百姓眼中的明灯,所以,代代海南人悉心保护着它。关于琼台书院的重修和扩建,现存史料记载的有十余次。

 
 现存的主体建筑奎星楼是在清乾隆十八年,由当时巡道发动捐款建造。这座绿瓦红廊、雕梁画栋的砖木结构建筑,一层匾上写着“讲学堂”,有楹联一副,“树老花偏嫩,春融枝亦樛”。进门,又一联,“养乾坤正气,育天下英才”。二层,一侧是掌教的卧室,一侧是书房,中间是掌教的客厅。二楼中梁正中悬挂一匾,斗书“进士”二字,此为当年该书院的高材生张日旻考中进士后朝廷所赐。
  

历朝代兴废、经文革风暴,这里,竟然还能留下如此之多的旧物,可见海南人捍卫传统的力量。清末维新变法,废除科举,提倡西学,琼台书院遂改制为中学堂,附设师范班,后改办师范。哪怕在国土沦陷、百姓民不聊生的抗战期间也从未停止办学,从中又可见海南人重视教育的传统。

 

又需要提问了,为什么在这个小小的书院里荟萃如此风光?

主要的原因是师长的精神代代传承!


琼台书院开办伊始,即设掌教一人,负责全院教学和院务工作,号称山长,由道台聘请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名流学者担任,出身大多是进士举人。自琼台书院始建至改制为中学堂,见有记载的掌教至少二十四人,其中有探花一名,进士七名,举人十多人。
 

第一任掌教为琼山知县进士出身的林储英,掌教五年。第二任为海南名贤进士出身的谢宝。清代海南唯一中探花的张岳崧也掌教三年。《四库全书》总校官,曾任翰林院编修的吴典也掌教三年。担任掌教最长时间的是文昌人进士云茂琦,他一共任掌教十三年之久。

古语云,“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海南有幸,有诸多名师为范!他们“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他们率先在乡土海南的历史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反哺这方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一个家族、一个地区的风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正是无数乡土海南先贤的努力,创造了灿烂的宝岛历史文明。

 

近百年前,李叔同为天津文昌宫小学写了一首校歌,歌词是:“文昌在天,文明之光。地灵人杰,效师长;初学根本,实切强;精神腾跃,成文章。君不见,七十二沽水源远流长。”只消把“七十二沽水”换成“南渡江江水”,这好歌,就可以在琼台书院里永远传唱……


明月梅花一梦

颇耐人寻味的是,而今的琼台书院一墙之外,就是海口著名的府城商业圈,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有多少人还愿意踏进如今显得古旧衰微的琼台书院?——哦,不,每年冬尽,琼台书院会因为一株盛放的白梅引得人纷纷而来,拍上一通照后,又呼呼而去。——有多少人还愿意对立在奎星楼下的张岳菘和谢宝的两尊塑像恭恭敬敬施以弟子之礼?
 

站在当下的中国大地上再来回思,如果现代性的本质是我们所称之为的断裂的话,那么,书院被废后的学校因为世事变迁所引发的断裂是何其严重,其中最值得审思的是师道尊严的失落与流失。教师的威信流失,这是教育之痛。教育之痛就是国家之痛、民族之痛。

琼台书院里老梅,数百年风云看尽,你可有悲欢?有苦痛?还是深晓晁补之的词意,因而淡然?“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是,遑论山河岁月、学业建树,最终连生命都会与我们挥别,但总有些什么,舍不得让它真的离人们而去,让后来者,只能在明月梅花下,悄悄听一曲别离的笙箫……

本文由琼台福地与海南心发现共同编写

文|张毅静  编辑|财布

 

图片源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

作者介绍:张毅静
 

女,蒙古族。七十年代生。鲁迅文学院第14届高研班学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海南省美术视觉杂志《新海岸》副主编,海南文学艺术综合杂志《海南民族》执行主编,海南《降真香》杂志执行主编。

至今在《散文》《民族文学》《天涯》《清明》《作品》《散文百家》《天津文学》《朔方》《延河》等多家刊物发表作品100多万字。多篇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中华文学选刊》《散文选刊》《特别关注》《小小说选刊》转载。

2011年沈阳出版社出版 《枉凝眉——妙谈红楼人物》

2015年译林出版社出版 《将爱 ——大文豪的情与爱》

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本文来源于《海南心发现》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IyODgwMQ==&mid=2651112325&idx=1&sn=d06ad960187ba30b8e1ad1a30a6f4c2e&chksm=84e254ebb395ddfd773c85e1324a40a124c712b774d74724e7568392d4347d9cc50cb7559848&mpshare=1&scene=23&srcid=0319NjYuMEczvVKPZi83PwxU#rd